- 北京證券交易所
- 科創(chuàng)板
- 創(chuàng)業(yè)板專欄
- 私募基金
- 融資融券
- 基礎設施REITs
- 全面注冊制
- 國辦投保《意見》專題
- 自助開戶業(yè)務辦理協(xié)議
- 投資者教育網(wǎng)站
- 投資者保護與宣傳
- 新股投資
- 自助開戶三方存管簽約指引
- 內控治理活動
- 積極回報投資者主題宣傳
- 反洗錢
- 投行業(yè)務專項治理活動
- 打非宣傳活動專欄
- 法律法規(guī)
- 基本知識
- 投資分析
- 股指期貨
- 公平在身邊專項活動
- 風險承受能力評估
- 風險教育
- 投資者適當性
- 相關股東減持新規(guī)
- 股票期權
- 證券賬戶整合
- 深港通
- 滬港通
- 滬倫通
- 廉潔從業(yè)
- B股專欄
- 三板市場
- 業(yè)務指南
- 3.15投資者教育動態(tài)
- 第三方存管
- 收費標準
- 維權熱線
- IPO申購備案指引
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規(guī)范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本所”)終止上市公司(以下簡稱“退市公司”或者“公司”)的重新上市行為,進一步完善退市機制,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及《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guī)則(2012年修訂)》(以下簡稱“《上市規(guī)則》”)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業(yè)務規(guī)則,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所上市公司被終止上市后,向本所申請其股票重新上市的,適用本辦法。中國證監(jiān)會或者本所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第三條 公司申請重新上市,應當及時、公平地披露或者申報信息,并保證所披露或者申報信息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公司董事、監(jiān)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勤勉盡責,保證公司所披露或者申報信息的及時、公平、真實、準確、完整,并聲明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第四條 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其他內幕信息知情人,在籌劃、決策重新上市事宜期間以及相關信息披露前,不得泄露公司內幕信息,不得進行內幕交易或者配合他人操縱公司股票轉讓價格。第五條 保薦機構及其保薦代表人應當勤勉盡責、誠實守信,認真履行審慎核查和輔導義務,并聲明對其所出具文件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第六條 為公司重新上市提供有關文件或者服務的證券服務機構和人員,應當嚴格履行職責,并聲明對所出具文件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責任。第七條 本所同意公司股票重新上市的決定,不表明對該股票的投資價值或者投資者的收益作出實質性判斷或者保證。投資者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第二章申請條件與受理程序第八條 本所上市公司的股票被終止上市后,其終止上市情形已消除,且符合《上市規(guī)則》規(guī)定的重新上市申請條件的,可以向本所申請重新上市。第九條 退市公司自其股票進入本所退市股份轉讓系統(tǒng)或者其他場外交易市場轉讓之日起的一個完整會計年度屆滿后,可以向本所提出重新上市申請。第十條 退市公司出現(xiàn)下列情形的,自其股票進入本所退市股份轉讓系統(tǒng)或者其他場外交易市場轉讓之日起的三十六個月內,本所不受理其股票重新上市的申請:(一)在退市整理期間未按本所規(guī)定履行信息披露及其他相關義務;(二)未按本所規(guī)定安排股份轉入本所退市公司股份轉讓系統(tǒng)或者其他場外交易市場進行轉讓;(三)其他不配合退市相關工作的情形。第十一條 退市公司擬申請重新上市的,應當召開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就申請重新上市事宜作出決議。股東大會決議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第十二條 公司應當提供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編制并經具有執(zhí)行證券、期貨業(yè)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最近三年財務會計報告。前述財務會計報告的審計報告自最近一期審計截止日后六個月內有效。超過六個月的,公司應當補充提供最近一期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第十三條 退市公司申請重新上市,應當由保薦機構保薦,并按照本辦法附錄一和附錄二的要求向本所申報重新上市申請文件及重新上市申請書。本所可以根據(jù)審核情況,要求公司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補充提供有關材料。第十四條 保薦機構應當對退市公司申請重新上市情況進行盡職調查,并按照本辦法附錄三的要求制作盡職調查工作底稿。第十五條 保薦機構應當在盡職調查基礎上出具重新上市保薦書和保薦工作報告。重新上市保薦書應當至少對以下事項出具意見:(一)公司基本情況;(二)公司是否完全符合重新上市條件及其依據(jù);(三)公司是否符合國家產業(yè)政策和有關環(huán)境保護、土地管理、反壟斷等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有關規(guī)定;(四)結合公司經營狀況、業(yè)務發(fā)展目標、盈利能力及其前景,對公司持續(xù)經營能力進行分析與評價;(五)關聯(lián)交易、同業(yè)競爭的情況及解決措施;(六)對公司治理結構、規(guī)范運作及內部控制的分析與評價;(七)公司存在的主要風險,以及導致前次退市的相關風險是否已經消除的說明;(八)退市期間實施的重大資產重組、權益變動、破產重整等事項的合規(guī)性說明;(九)退市期間公司的信息披露情況說明;(十)退市期間公司股本及股東持股變動情況,公司股東所持股票的流通限制和自愿鎖定承諾情況;(十一)盡職調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改正情況;(十二)無保留且表述明確的保薦意見及其理由;(十三)保薦機構是否存在可能影響其公正履行保薦職責情形的說明;(十四)保薦機構比照有關規(guī)定所作出的承諾事項;(十五)對公司重新上市后持續(xù)督導工作的安排;(十六)保薦機構認為應當說明的其他事項;(十七)本所要求的其他內容。在上述意見的基礎上,保薦機構應當對公司申請重新上市情況發(fā)表總體結論性保薦意見。重新上市保薦書應當由保薦機構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權代表)和兩名保薦代表人簽字,注明簽署日期并加蓋保薦機構公章。第十六條 申請重新上市的退市公司應當聘請律師對其重新上市申請的合法性、合規(guī)性以及相關申請文件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進行盡職調查。律師應當至少對以下事項明確發(fā)表結論性意見:(一)公司的主體資格;(二)公司是否完全符合重新上市條件;(三)公司申請股票重新上市所履行的必要授權或審批程序情況;(四)公司是否符合國家產業(yè)政策和有關環(huán)境保護、土地管理、反壟斷等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有關規(guī)定;(五)退市期間重大資產重組、破產重整、股本總額及股份變動等事項的合法性與合規(guī)性;(六)公司治理和規(guī)范運作情況;(七)董事、監(jiān)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及其變化;(八)關聯(lián)交易和同業(yè)競爭;(九)公司的主要資產;(十)重大債權、債務;(十一)重大資產重組、債務重整;(十二)公司納稅情況;(十三)重大訴訟、仲裁;(十四)近三年公司及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受到的行政處罰;(十五)律師認為需要說明的其他問題;(十六)本所要求的其他內容。律師所發(fā)表的結論性意見應當包括是否合法合規(guī)、是否真實有效、是否存在糾紛或者潛在風險。在上述意見的基礎上,律師應當對公司申請重新上市情況發(fā)表總體結論性意見,出具法律意見書和律師工作報告。法律意見書和律師工作報告應當由律師事務所的負責人和兩名律師簽字,注明簽署日期并加蓋律師事務所公章。第十七條 本所收到重新上市申請文件后,在五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受理其申請的決定。公司按照本所要求提供補充材料期間不計入上述期限,但補充材料的期限累計不得超過十五個交易日。公司未在本所規(guī)定期限內提供補充材料的,本所作出不予受理公司重新上市申請的決定。第十八條 退市公司的重新上市申請未獲得本所同意的,可于本所作出相應決定之日起的六個月后再次提出重新上市申請。第三章審核與決定第十九條 本所自受理公司重新上市申請之日起的六十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同意其股票重新上市的決定。公司按照本所要求提供補充材料的期間不計入上述期限,但補充材料的期限累計不得超過三十個交易日。公司未按本所要求在前述期限內提交補充材料的,本所在該期限屆滿后繼續(xù)對其重新上市申請進行審核,并根據(jù)本辦法作出是否同意其股票重新上市的決定。第二十條 本所上市委員會對退市公司的重新上市申請進行審議,作出獨立的專業(yè)判斷并形成審核意見。上市委員會在審核退市公司是否符合重新上市條件時,將重點關注以下方面的情況:(一)股權結構是否清晰,控股股東及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控制的股東持有的公司股份是否存在權屬糾紛;(二)是否具有完整的業(yè)務體系和直接面向市場獨立經營的能力;(三)是否存在重大償債風險,是否存在影響持續(xù)經營的擔保、訴訟、仲裁等重大或有事項;(四)是否具有持續(xù)經營能力,是否存在可能對公司持續(xù)經營能力構成重大不利或不確定影響的潛在因素;(五)是否具有良好的財務狀況,現(xiàn)金流量是否正常,收入及成本、費用的確認是否符合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是否充分,是否存在涉嫌虛構利潤的情形,是否存在可能對生產經營及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的不良資產;(六)資產是否完整,資產、人員、財務、機構和業(yè)務是否獨立;(七)是否已經依法建立健全股東大會、董事會、監(jiān)事會、獨立董事、董事會秘書制度,相關機構和人員是否能夠依法履行職責;董事、監(jiān)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及本所規(guī)定的任職資格;(八)是否完整說明了關聯(lián)關系并按重要性原則恰當披露了關聯(lián)交易;關聯(lián)交易價格是否公允,是否存在通過關聯(lián)交易操縱利潤或侵害公司利益的情形;(九)是否存在同業(yè)競爭,解決同業(yè)競爭的方案是否切實可行;(十)其他相關問題。第二十一條 本所根據(jù)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作出是否同意公司股票重新上市的決定。第二十二條 本所在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公司重新上市決定后的兩個交易日內通知公司,并報中國證監(jiān)會備案。第二十三條 公司對本所作出的不予上市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本所有關決定或者本所公告有關決定之日后的五個交易日內,向本所申請復核。本所收到公司提交的復核申請之日后的五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第二十四條 本所在受理復核申請之日后的三十個交易日內,根據(jù)復核委員會的審核意見對復核申請作出是否維持不同意公司股票重新上市的決定。該決定為終局決定。公司按照本所要求提供補充材料期間不計入上述期限,但補充材料的期限累計不得超過三十個交易日。公司未按本所要求在前述期限內提交補充材料的,本所在該期限屆滿后繼續(xù)對其所提申請進行審核,并根據(jù)本辦法作出是否維持不同意公司股票重新上市的決定。第二十五條 公司重新上市申請獲得本所同意后、股票重新上市公告披露前,公司發(fā)生重大事項的,應向本所書面說明并對外披露。本所可以要求保薦機構出具核查意見。因前款所述事項可能導致公司不具備重新上市條件的,本所可以將公司的重新上市申請重新提交上市委員會審核,并根據(jù)上市委員會的意見作出是否維持同意其股票重新上市的決定。第四章重新上市安排第二十六條 退市公司的重新上市申請獲得本所同意后,應當在三個月內辦理完畢公司股份的重新確認、登記、托管等相關手續(xù)。本所在公司辦理完成相關手續(xù)后安排其股票上市交易。公司未在上述期間內辦理完畢重新上市相關手續(xù)的,應當向本所提交申請延期重新上市的說明并公告,本所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同意延期。公司未在上述期間內辦理完畢重新上市相關手續(xù),也未獲得本所同意延期的,本所關于同意公司股票重新上市的決定自期限屆滿之日起失效,公司于該決定失效之日起的至少六個月后方可再次提出重新上市申請。第二十七條 退市公司重新上市申請獲得本所同意后,應當在其股票重新上市前與本所簽訂重新上市協(xié)議,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及其他有關事項,并按照本所規(guī)定于股票重新上市前繳納重新上市初費。第二十八條 公司應當在其股票重新上市前向本所提交以下文件:(一)公司董事、監(jiān)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簽署的《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聲明及承諾書》;(二)公司全部股份已經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托管的證明文件;(三)公司行業(yè)分類的情況說明;(四)本所要求的其他文件。第二十九條 公司股票自重新上市首日起實施其他風險警示。本所在公司披露重新上市公告后的五個交易日內安排其股票進入本所風險警示板進行交易。重新上市的公司在發(fā)布首份年度報告后,可以按照《上市規(guī)則》的規(guī)定向本所申請撤銷對其股票實施的其他風險警示。第三十條 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后沿用其終止上市前的股票代碼,重新上市首日股票交易不設漲跌幅限制。公司股票重新上市首日的開盤參考價原則上應為其在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其他符合條件的區(qū)域性場外交易市場或者本所退市股份轉讓系統(tǒng)最后一個轉讓日的成交價。公司認為需要調整上述開盤參考價的,需由重新上市保薦機構出具專項核查意見,充分說明理由并對外披露。第三十一條 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后,其終止上市前的有限售條件流通股,在退市期間未以證券競價交易方式公開轉讓的,其限售期限自重新上市之日起連續(xù)計算。第三十二條 除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的情形外,公司退市期間發(fā)行的新增股份,其限售期限截至重新上市日尚未屆滿的,自重新上市之日起連續(xù)計算;限售期少于十二個月的,除已通過證券競價交易方式公開轉讓的股份之外,自重新上市之日起繼續(xù)限售至屆滿十二個月;未設定限售期的,除已通過證券競價交易方式公開轉讓的股份之外,自重新上市之日起十二個月內不得轉讓。公司在重新上市申請日前的最近六個月內發(fā)行的新增股份,自重新上市之日起的十二個月內不得轉讓。第三十三條 終止上市前未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的公司,其非流通股份須待相關股東比照執(zhí)行中國證監(jiān)會《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后方可流通。第三十四條 公司在退市期間因配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或者送股而相應增加的股份,其限售期與原對應的股份相同。第三十五條 公司董事、監(jiān)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直接或者間接持有的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重新上市之日起十二個月內不得轉讓或者由公司回購。公司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直接或者間接持有的公司股份,自重新上市后的三十六個月內不得轉讓、委托他人管理或者由公司回購。第三十六條 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后,其保薦機構應當在公司重新上市后當年及其后的兩個完整會計年度內履行持續(xù)督導職責,并于每一年度報告披露后的十個交易日內向本所提交持續(xù)督導總結報告并公告。第五章信息披露第三十七條 公司向本所提出重新上市申請后,除按照本所退市公司股份轉讓系統(tǒng)或者其他場外交易市場規(guī)定進行信息披露之外,還應當按照本所規(guī)定的方式在本所網(wǎng)站披露公司重大事項。第三十八條 公司應當在向本所提出重新上市申請的下一交易日作出公告。第三十九條 本所受理公司的重新上市申請后,公司應當在收到受理決定的下一交易日作出公告,并披露重新上市申請書(申報稿)、重新上市保薦書和法律意見書。第四十條 本所要求公司補充有關申請材料的,公司應當在收到本所通知后的下一交易日作出公告。第四十一條 本所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公司重新上市申請的決定的,公司應當在收到本所決定后的下一交易日作出公告。第四十二條 公司應當在股票重新上市前不少于五個交易日刊登重新上市公告與重新上市報告書(重新上市報告書格式參照附錄2),并披露修訂后的重新上市保薦書和法律意見書。重新上市公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一)重新上市日期;(二)重新上市股票的種類、證券簡稱、證券代碼和漲跌幅限制;(三)本所關于股票重新上市的決定;(四)股本結構及重新上市后可交易股份數(shù)量,以及本次不能上市交易股票的限售情況(若有);(五)本所要求的其他內容。第六章附則第四十三條 本辦法實施前其股票已被本所終止上市的公司,可以按照本辦法向本所申請重新上市。第四十四條 本辦法經本所理事會通過,報中國證監(jiān)會批準后生效。第四十五條 本辦法由本所負責解釋。第四十六條 本辦法自發(fā)布之日起施行。附錄:1.重新上市申請文件目錄2.重新上市申請書格式3.盡職調查工作底稿必備內容附錄1重新上市申請文件目錄說明:退市公司申請重新上市,應當按照以下申請文件目錄向本所報送重新上市申請文件。其中,初次報送應當提交原件一份、復印件一份及電子文件一份(如有);在提交本所上市委員會審核前,應當按本所要求的份數(shù)補報申請文件;申請文件目錄是對重新上市申請文件的最低要求。根據(jù)審核需要,本所可以要求公司和中介機構補充材料。對根據(jù)實際情況公司不適用的申請文件,公司應當向本所作出書面說明。第一章 重新上市申請書與重新上市公告1-1重新上市申請書(申報稿)1-2 重新上市公告(重新上市前提供)第二章 重新上市的申請、授權及說明文件2-1 關于重新上市的申請2-2 公司董事會有關申請重新上市的決議2-3 公司股東大會有關申請重新上市的決議2-4 公司關于退市期間信息披露情況的說明2-5 公司股本變動情況說明第三章 保薦人關于重新上市的文件3-1 重新上市盡職調查工作底稿3-2 重新上市保薦書和保薦工作報告第四章 會計師關于重新上市的文件4-1 有證券、期貨從業(yè)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最近3年審計報告;董事會、監(jiān)事會、會計師事務所、獨立董事對非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的說明(如適用)4-2 盈利預測報告及審核報告(如有)4-3 最近一年內控審計報告4-4 經注冊會計師核驗的最近三年非經常性損益明細表第五章 律師關于重新上市的文件5-1 法律意見書5-2 律師工作報告
第六章 公司基本資料文件6-1 公司的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6-2 公司章程6-3 公司全部股票已經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托管的證明文件第七章 有關行政許可文件7-1涉及行政許可事項的相關行政許可文件第八章 與財務會計資料相關的其他文件8-1最近三年所得稅納稅申報表8-2 有關稅收優(yōu)惠、財政補貼的證明文件8-3 主管稅收征管機構出具的最近三年納稅情況的證明第九章 重大事項文件9-1股權變動及實際控制人變更相關文件(如有)9-2重大資產重組相關文件(如有)9-3破產重整相關文件(如有)第十章 董事、監(jiān)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相關文件10-1 公司全體董事對重新上市申請文件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的承諾書10-2 董事、監(jiān)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情況說明10-3 公司董事、監(jiān)事及高級管理人員不在規(guī)定期間內轉讓股份的承諾函第十一章 控股股東相關文件11-1有關消除或者避免同業(yè)競爭的協(xié)議以及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出具的相關承諾11-2公司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不在規(guī)定期間內轉讓股份的承諾函11-3 公司大股東的營業(yè)執(zhí)照或者有關身份證明文件第十二章 其他文件12-1 重大關聯(lián)交易協(xié)議12-2退市期間其他重大事項及相關協(xié)議、合同12-3 保薦協(xié)議12-4 本所要求的其他文件附錄2重新上市申請書格式第一節(jié) 封面、書脊、扉頁、目錄、釋義第二節(jié) 風險因素公司存在及面臨的主要風險,包括宏觀層面及微觀層面的主要風險;
第三節(jié) 基本情況公司基本情況及初次上市、暫停上市與終止上市過程概述;第四節(jié) 股東及股本變化股東情況及終止上市期間股本變化情況;
第五節(jié) 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董事會及監(jiān)事會的構成,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簡歷及核心技術人員情況;第六節(jié) 重大資產重組(如適用)終止上市期間重大資產重組情況簡介;第七節(jié) 破產重整(如適用)終止上市期間破產重整情況簡介;第八節(jié) 董事會工作報告終止上市期間董事會所做主要工作的報告;第九節(jié) 管理層分析與討論報告終止上市期間主營業(yè)務的變化情況及當前公司的業(yè)務構成;從公司主營業(yè)務、主要產品、市場地位、經營模式、競爭優(yōu)勢、財務狀況、或有事項和風險因素等角度對公司實現(xiàn)的盈利情況、公司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進行分析說明;公司符合國家產業(yè)政策和有關環(huán)境保護、土地管理、反壟斷等法律、行政法規(guī)等有關規(guī)定的情況的說明;第十節(jié) 審計意見最近三年財務報告審計意見類型及非標審計意見涉及事項的解決進展;第十一節(jié) 財務數(shù)據(jù)最近三年主要會計數(shù)據(jù)和財務指標;第十二節(jié) 納稅情況公司最近三年納稅情況的說明;第十三節(jié) 關聯(lián)交易關于關聯(lián)交易情況的總體說明,以及最近三年重大關聯(lián)交易金額、類型、內部決策程序、履行情況和實施結果以及相關證明文件;第十四節(jié) 同業(yè)競爭同業(yè)競爭情況及解決方案;第十五節(jié)公司治理結構及內部控制制度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情況;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情況;第十六節(jié) 有關聲明董事及有關中介機構聲明;第十七節(jié) 其他內容本所要求的其他內容。第十八節(jié) 附錄和備查文件
附錄3盡職調查工作底稿必備內容第一節(jié) 公司基本情況調查主要股東情況、重大股權變動情況、重大資產重組情況、員工情況等;第二節(jié) 行業(yè)及生產經營情況調查主營業(yè)務構成、經營模式、主要產品、行業(yè)狀況及趨勢、公司在同行業(yè)中的競爭優(yōu)勢及劣勢、主營業(yè)務利潤率及其變動情況、采購、生產與銷售情況、核心技術人員、技術與研發(fā)情況、業(yè)務發(fā)展目標及規(guī)劃等;第三節(jié)合規(guī)性調查符合國家產業(yè)政策和有關環(huán)境保護、土地管理、反壟斷等法律、行政法規(guī)等有關規(guī)定的情況;第四節(jié) 同業(yè)競爭與關聯(lián)交易調查同業(yè)競爭情況、關聯(lián)方及關聯(lián)交易情況;第五節(jié) 董事、監(jiān)事及高管人員調查董事、監(jiān)事及高管人員經歷、任職情況及任職資格、持股等情況;第六節(jié) 組織結構與內部控制調查公司規(guī)范運行情況,公司章程、組織結構和“三會”運作情況、獨立董事制度及其執(zhí)行情況、內部控制建立健全情況;第七節(jié) 財務與會計調查財務報告及相關財務資料真實性,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合規(guī)性與合理性,資產、負債、收入、成本、費用的真實性,納稅情況,非經常性損益確認的合規(guī)性,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非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所涉及事項對公司是否存在重大影響,公司對涉及明顯違反會計準則、制度及相關信息披露規(guī)范事項進行糾正和調整的情況等;第八節(jié) 風險因素及其他重要事項調查資產出售、抵押、置換、委托經營、重大對外擔保、重大訴訟、仲裁情況,以及上述事項對公司經營產生的不確定性影響等。